新聞訊息

媒體報導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訊息 > 媒體報導

中英“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的歷史趨勢

发布时间:2016-10-24浏览次数:
     由中國基於合作共贏理念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是構建中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願景,也是促進亞歐國家共同發展繁榮的歷史性選擇。這一重大戰略一經提出,就受到亞歐國家的積極支持,許多國家參與。作為經貿與人文交往源遠流長的中英兩國來說,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世情,進一步認清各自發展需要的國情,順應普通百姓期望深度合作的民情,按照2015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時雙方共同開闢的中英合作“黃金時代”政治架構,努力推進中英“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已經成為一種歷史趨勢。 

一、中國持續發展需要全方位的國際戰略空間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十年來首度訪英,受到全球輿論高度關注。訪英期間,既有皇家禮儀的盛大華章,從坐皇家馬車、住白金漢宮中可見一斑;亦有雙邊合作的累累碩果,中英簽署了高達400億英鎊的專案大單,簽署的項目涉及中方多家企業,包括中廣核、中投公司、中船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海航集團、中信集團等,這些企業順利“走出去”,對提高中國企業競爭力、影響力意義重大;更有中英“利益共同體”步入“黃金時代”的新跨越,雙方共同發佈《關於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對近年來中英關係所取得積極進展做出總結,宣佈中英將共同致力於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從此,中英關係從過去快速發展的黃金10年,進入全球高度關注的“黃金時代”。 
  
      中英合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中國發起,旨在提高中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資源調控能力;“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方案,也是中國提出,目的是為中國和平融入全球提供載體。這兩個重大戰略都是中國未來在國際舞臺上擴大發展空間的具體路線圖。然而,它們如果得不到世界其他國家的積極回應,就無法變成現實。在中國提出的這些重大戰略問題上,英國給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在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問題上,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的歐洲發達國家,正是因為英國的“帶頭”加入,歐洲國家才掀起了申請加入亞投行的熱潮,使中國在國際金融領域贏得戰略先機,顯示出發展活力。對於“一帶一路”戰略,英國也表達了積極態度。在2015年10月中英發表的聯合宣言中,英國表示對中方“一帶一路”倡議和英方基礎設施升級投資計畫及“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開展合作抱有濃厚興趣。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努力,目前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化,進一步發展需要高端的核心技術以及完善一流的金融服務,恰好這也是已經進入後工業時代的英國所擁有的資源和優勢。中英之間的合作已經超越簡單的貿易關係,上升到了資本合作層面,達到了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這既是中英關係升級換代的表現,也為兩國關係未來發展注入勃勃生機。中英關係從貿易關係發展到資本關係的轉變也正好契合了兩國經濟與戰略轉型的歷史需求:中國已經是資本富餘國家,2014年成為資本淨輸出國,需要尋找更好的投資地,也就是中國需要彌補自己的金融短板,在現代金融領域探索發展成長之路;而英國需要重振一些傳統工業中心,升級基礎設施和一些傳統製造業,中國的富餘資本恰好可以補充英國的缺口。從兩國戰略合作的專案,包括電信、基礎設施等,這些在一般國家看起來比較敏感的行業,英國毫不猶豫引入中國資本進行合作,表現出一個全球最開放經濟體的勇氣和善於順勢而為智慧。金融方面的合作也是兩國利益的交匯點。時至今日,英國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金融產品創新能力非常強。倫敦金融城是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支撐點,且這個角色目前無可替代。中英央行2015年確定進一步擴大貨幣互換的規模,港交所和倫敦金屬交易所簽署了期貨互通協定等,這一系列協定標誌著中英關係的“金融重心”已經形成。這是一個老牌金融強國與一個新興經濟大國的“無縫對接”,如果沒有倫敦金融城的支持,中國的金融強國之路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探索。英國已經成為中國資本最重要的目標地,中國企業在英國的投資超過歐洲所有國家。集中投資意味著中英兩個社會之間的深度交往和融合,2015年中國對英投資帶動3900個就業機會,讓英國的普通勞動者也從中獲益。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英深度合作,具有國際示範意義,它將作為一種戰略支點,撬動更多的國際資源向中國開放,引導中國更多資本進入新的投資領域,為中國同更多發達國家打開深度合作的大門,比較穩妥地拓展中國發展的戰略空間。 

二、英國持續發展需要中國這個火車頭帶動 
  
      當今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GDP達到67.67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的61.0%以上,是日本的2倍以上,占全球的份額達15.5%,為全球當年經濟發展貢獻達30%以上,是無可否認的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在位居中國中部的河南省鄭州市,通過鄭州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與發展,成為2012—2014年全球客貨運輸增長速度最快的發展熱點,我們研究之後初步提出,區域發展熱點重返內陸時代可能已經開啟。因此,中國速度、中國現象、中國文化、中國智慧、中國學派等都在快速影響全球。 
  
      英國主動加強與中國合作。2014年3月,中英兩國領導人在海牙會晤後,雙方對“搞好投資大專案”達成共識,核電、高鐵、高技術、金融等領域示範性“旗艦專案”快速推進。在2015年10月簽署的150項合作協定中,包括中國參與興建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該核電站投資額達180億英鎊,中方投資占三分之一,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也標誌著中國核電技術的出口,是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的標誌。中英經濟合作步入“大項目”和“大合作”時代,將從高度、廣度和深度上重新定義中英關係,成為推動中英關係加快發展的新動力。因此,英國對華政策調整頗為堅定,是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外交方向調整,有人認為英國正在“刷新自己的朋友圈”,已經從傳統意義上重視歐美關係,大膽“轉向中國”,開創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戰略合作的新局面。英國政府積極發展對華關係的競爭意識強烈。2013年底,卡梅倫首相在中英關係轉變之後的首次訪華中,明確提出要做中國“在西方最有力的支持者”,顯示出英國政府在發展對華關係上奮起直追、勇於爭先的“競爭”意識,甚至有意凸顯其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的“特別之處”,將英國定位為“歐盟中最開放的經濟體;也是最歡迎中國投資的國家”。 
  
      英國政府希望通過密切中英關係激發新的發展活力。近年來,中英雙邊貿易、投資及金融合作明顯增多,英國經濟中的“中國元素”顯著增大。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指出:“英國長期經濟計畫的關鍵,是要增加英國對中國等快速增長經濟體的出口,同時更多地吸引外商投資。”英國首相卡梅倫曾經提出,英國經濟“要擺脫對傳統歐洲市場的依賴”,大力開拓亞洲等新興市場,以爭取更多發展機遇。2016年6月,英中貿易協會發佈報告認為“一帶一路”推動中英企業加強合作。當前,中英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項目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協同效應,英國知名企業積極為沿線專案建設提供服務和創新的解決方案。未來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大有可為,潛力巨大。中英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作,其中包括兩國企業聯合在協力廠商市場開展基礎設施、能源、物流等領域的項目;中國公司利用英國人才、製造業和技術平臺為第三國市場專案提供服務;英國公司提供專業建議和服務,説明中國公司在不熟悉且風險較高的商業環境中運營。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國企業在建設公路、鐵路、機場和發電設施等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且擁有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設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援,優勢突出。作為一個發達國家,英企為中企提供專業服務業支援。報告分析了英國法律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助力中企拓展海外市場的案例。其中,英國年利達律師事務所已為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組成的銀團,就在巴基斯坦的煤礦及附屬電廠融資提供了法律服務;畢馬威正為中資企業在尼日利亞尋求融資專案提供諮詢服務。實踐已經證明,英國專業服務業在跨境項目方面的優勢,能夠為中企拓展市場提供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幫助中企規避風險、提高投資成功率,而中國硬體建設能力確實為英國高端服務業提供了新的市場。 
  
      英國提振對外影響力需要與中國合作。近年來,不僅經濟危機導致英國影響力下滑,且國內的民族分離傾向和“脫歐”公投使英國在歐洲的地位出現不確定性。在這種特殊歷史背景下,通過外交模式創新,與冉冉升起的中國加強合作,促進英國就業與發展,成為英國政府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戰略舉措。2016年7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向英國新任首相特雷莎·梅致賀電時讚揚英國政府推進對華合作“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 

三、中英深度合作要順勢而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發展乏力,中國經濟在應對危機方面的體制優勢彰顯,表現出一枝獨秀的精彩,在全球的戰略地位快速提升。2010年,中國GDP達5.7萬億美元,占全球的9.2%,超越日本當年的5.3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在全球經濟發展困難增多的背景下,中國GDP增長6.9%,繼續在引領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6年1—6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802.8億元人民幣(折合888.6億美元),同比增長58.7%,成為全球投資最活躍的來源地之一。相比較而言,英國近些年也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相對比較快的國家之一,2015年GDP達2.8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2%,在最大的幾個發達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但是,就中英之間經濟發展歷史趨勢的直接對比關係分析,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歷史性趨勢與英國經濟發展總量的差距確實在快速加大(見圖1)。從更深層次分析,英國是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源地,現在仍然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之一,是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高等教育、研發、文化創意、國際金融、城鄉建設、航空港建設等領域實力比較強。中國雖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但是現在人居GDP仍然沒有達到全球平均水準(見圖2),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在未來邁向高收入國家過程中確實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借鑒的任務仍然非常重。所以,中英之間建立深度合作關係,是順勢而為的歷史趨勢,相互之間合作舞臺非常大。 
  
      第一,高等教育合作。英國是全世界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近現代高等教育體制的發源地,擁有完備的高等教育體系。英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為世界培養出許多傑出科學家和政治家等。而且,英國是善於輸出教育資源的國家,英語之所以在全球流行,確實與英國以及後來的美國高等教育發達、吸引大量留學生赴英美學習等密切相關。我國已經開展了大量與英國高等教育的合作,而且成效顯著。伴隨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我們兩國在高等教育領域應該有更多的深層次的合作,特別是合作辦學方面亟待突破。英國在世界不少國家地區進行合作辦學,我們要善於突破高等教育對外合作辦學的政策限制,積極引進英國著名高等學校的教育資源,在聯合創辦專業,尤其是高精尖專業方面,要沉下心來,認真向英國學習,合作培養更多新專業、新領域、新應用的優秀青年人才,為兩國未來深度的產業合作培育種苗,也在深度合作中培育中英之間包容發展的文化基因。 
  
      第二,研發領域的合作。英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近現代在第一、二、三產業發展,在現代新經濟應用技術研發,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在優秀人文精神培養等方面積累有深厚的人才優勢、公共資源優勢、可應用成果優勢等,均是我們進一步邁向產業中高端過程中特別需要的加強的領域。因此,我們要善於當小學生,通過重大研究專案合作、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較大規模派遣訪學、合作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合作承擔攻關專案、合作辦新科研機構等各種靈活的形式,加強與英國在研發領域的合作,既發揮英國發達國家的研發優勢,又彌補我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研發領域的短板。對於我國中西部各地而言,直接與英國高等學校合作辦專業或者學院,可能是雙方互利合作比較可行的選擇。 
  
      第三,金融領域的合作。英國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產品的創新能力、金融資本運作能力、金融業抵抗風險能力、對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的把控能力、對創業創新風險資本的分析認識能力、對金融人才的培養能力等都堪稱世界一流。我們國家在完成原始資本積累之後,正面臨大規模產業升級發展、大規模資本輸出、大規模資本流動、大規模防控金融風險、大規模金融人才培養、大規模提高各級決策者金融知識和金融技能階段,非常需要與金融理念講究穩妥的英國合作。既在基礎層面為我們培養青年金融人才,又在運作層面相互學習與交流金融實戰操作,還能夠在長遠意義上共同探討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制度與體制機制。在人民幣國際化合作方面,我們已經卓有成效。充分考慮英國“脫歐”以後的歷史走勢,我們需要進一步推動英國倫敦人民幣交易產品的多樣化,力爭在美元、歐元之外另辟捷徑,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領域的使用範圍,採用迂回戰略,打造人民幣交易高地。 
  
      第四,社會管理領域的合作。作為一個進入高度福利化的國家,英國在社會管理,特別是社會福利管理、社會穩定管理、社會收入基層管理、貧困人口管理、社會保障管理等領域均有非常成熟的立法與運作辦法,而我們國家伴隨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這些過去並不突出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都會接踵而來,必須面對。尤其是我們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特殊階段,社會穩定是戰略性問題。全國GDP增長速度非常重要,但是相比較而言,社會穩定也非常重要,只有穩定的大局,才能夠穩步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因此,在社會管理領域,我們要全面加強與英國合作,認真學習英國在社會管理的經驗與做法,確保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順利實現。 
  
      其他領域,諸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區域發展理論、鄉村建設、公共醫療制度、航空城建設、大學科技園、高技術園區、文化創意等領域,合作空間都比較大,都可以量力而為,積極推動。 

四、結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更加開放的哲學思路。中英兩國已經歷史性地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成功開闢大國之間深度合作的“黃金時代”,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間深度合作的典範。我們要珍惜這種歷史機遇,像習近平總書記為來自101個國家的212家媒體參會的“2016‘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賀信中指出的那樣,中國願同沿線國家一道,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路、共創新型合作模式、開拓多元合作平臺、推進重點領域項目,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和平絲綢之路”,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讓中英合作開滿綠色、健康、智力、和平之花,為人類進步與發展共同奉獻中英兩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